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康复教育

听障儿童入普校面临人文关怀问题

作者:启梦语言康复中心来源:启梦语言康复中心发布时间:2015-08-21点击数:

 “国家有要求,让普校扩大招生,符合条件的听障孩子进入学校,这是好事。但入普校后,学校该怎么对待孩子?”3月12日,龙墨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这一问题。

龙墨委员所在的中国聋儿康复中心,聋儿在此接受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,每年都有几十个孩子在此毕业,他们中,90%以上的孩子都符合入普校的条件。而在全国范围内来看,每年从各级残联康复机构毕业的听障儿童,超过一半进入普校。

但这些孩子进入普校后,遇到一些问题。首先是人文关怀不够,龙墨委员举例说:“比如孩子在教室里坐在什么位置很重要。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最佳距离是1米左右,孩子如果坐在后面会听不清讲课;再者,有些老师上课是边走边讲的,听障学生也会受到影响。”

除了上课的位置,环境噪音也是一大干扰因素。如果教室内外太嘈杂,孩子会听不到讲课。龙墨委员建议,普校的教室应该做一些吸音处理。

在硬件上,国际上的成熟做法是,国家给有需要的学生配备无线设备,上课时,老师与听障学生一起佩戴。在我国,特殊教育学校里有这种设备,但在普校没有。

“除了软硬件,孩子的心理因素不可忽视。如果经常受到各种干扰导致无法正常学习,孩子的性格又比较内向,就有可能遭受打击。”龙墨委员说。

“建议国家在硬件方面加大投入,并且在普校增添一些人文关怀,让听障儿童更好地学习与交流,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。”龙墨委员说。

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联系站长|友情链接|版权申明|管理登录

Copyright© 2015-2021 http://www.qimengkf.com/ ReDevelop By DedeCms

宜昌启梦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版权所有

鄂ICP备2020022430号-1 | 鄂公网安备 42050302000243号

关闭